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加速期,数字医疗将“大展拳脚”。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涵盖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政策文件、扎实推进重点工作、组织开展特色活动4个方面52条具体举措。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半岛电子、海南、陕西等地均明确了加快半岛电子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要点;天津提出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深入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提升和慢性病防治等行动;山东提出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推动线上复诊、医保支付、药品配送一体化发展;北京、吉林、贵州等地也对“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院建设进行了专项部署。
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先行省市通过创新实践已摸索出可落地的数字健康新模式,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健康城市样板。其中,天津、山东等地基于本地医疗卫生实际,借助微医等平台的数字医院技术与综合服务优势,打造出的数字健共体、互联网大健康平台等具有典型代表和借鉴意义。
2020年1月,作为天津市委、市政府推动落实“健康天津行动”的重大举措,天津市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以健康为中心、以数字化联动三医的“数字健共体”建设。在天津卫生健康委主导下,以天津微医总医院(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为牵头单位,协同全市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为天津市民提供“防、诊医疗健康、治、管、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经过3年时间的建设运营,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结出累累硕果。截至2022年12月底,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与20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7家二级医院签署慢病管理合作协议并逐步共建慢病管理中心,已建档管理患者168万余人,已签约入组并纳入糖尿病门特健康主管责任制管理服务的糖尿病患者超11万人。其中,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1.5%,血糖达标率提升超12.1%。
从数据体现的实效可以看出,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在价值医疗的落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具体措施为,以慢病管理为切入口,利用数字化手段真正联通了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医保数据和服务,从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地分级诊疗;并围绕“以健康为中心”制定了有效的管理和绩效机制,探索按人头/按病种打包付费的医保支付方式创新改革,成功实现了医疗服务“按效付费”,真正提升了“三医联动”运行效率和水平。凭借诸多创新成果,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入选2023年中国新型社会治理智库报告——《数字转型与治理变革》。
数字健共体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健康获得感,便捷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覆盖基层的“家门口便捷医疗服务和全程健康管理”。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调研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时指出,天津的数字健共体实践,聚焦于解决基层医疗和困难群众的重点需求,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树立了标杆。在2021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上,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入选“推进医改 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半岛电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
山东也是较早探索数字健共体模式的省份之一,2019年9月,泰安市政府与微医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泰安市数字健共体和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以打通医保支付的互联网医院为载体,在慢病互联网医联体成员医院开辟慢病管理专区——慢病服务中心,实现慢病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支付的“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全程服务,慢病患者就诊时间由过去的2-3小时缩短到20-30分钟,医院门诊压力分流20%以上。“泰安经验”得到政府和行业的高度认可,随即开始在山东全省16地市全面推广。
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压力较大,在推进“健康山东”过程中,山东探索更多层次的医疗健康融合服务。2020年4月,山东启用了首个“政府支持、国有控股、整合优势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山东互联网大健康平台,该平台由微医参与建设并负责服务运营,面向全省的老年人、失能半失能人群、慢病患者等人群,提供复诊开药、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护理上门等帮办代办服务。
如今,山东百姓通过“山东互联网大健康”微信服务号等入口,就可实现在线复诊开药、医保线上结算、药品快递到家,同时可享受在线预约挂号、预约护理上门、在线投保惠民健康保险(实现了医保个账在线支付购买),以及健康管理等服务。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台已在济南、泰安、潍坊及德州等地市落地了40余家慢病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慢病人群超450万人次。
为激活基层健康“末梢”,该服务平台还通过数字健康服务车,深入农村偏远地区,与家庭医生签约公卫服务相结合,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卫体检、慢病筛查和管理等健康服务,大大提高了医保、医疗资源“下沉”半岛电子惠民生的服务效率。
梳理健康城市建设成功模式的省市经验,“联三医、强基层、保健康”的数字医院已成为必备的数智新“抓手”,而由数字医院牵头、参与建设运营的数字健共体/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则是基础服务网络。其中,由微医等平台创建的数字医院既非简单的互联网医院,也非单纯的医院数字化,分析来看,其“互联网医院+实体医院”的创新型组织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数字医院要建设依托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从“互联网+医疗”进化到“数实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和医疗服务相互促进产生倍增效益,赋能传统医疗服务实现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从而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也是数字健共体落地的第一步,如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就依托于天津微医总医院即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山东互联网大健康平台的服务功能实现则赖于山东互联网大健康总医院(含互联网医院)作为闭环服务主体。
其次,数字医院要具备联动三医的能力,这是建设数字健共体的基本能力,也是探索从“按量”到“按效”付费、落地价值医疗的基础。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点,是要突破政策壁垒,打通在线医保,微医在上海、天津、山东等地已经先行取得突破,实现了医、药、保的服务闭环。日前,国家医保局针对“将互联网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费用纳入医保结算体系”的建议明确答复,对于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健共体建设地区的数字医疗服务能力。
最后,数字医院要有深度的服务融合能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相对薄弱,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急速增加,基层服务能力与群众的健康需求差距较大,数字医院须能通过创新融合充分发挥“强基层、保健康”能力。以山东互联网大健康平台为例,通过资源要素整合和服务流程优化,打造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一站式满足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全方位医疗健康需求。
综上,融合了数字平台与医疗服务能力于一体的数字医院,通过推动医疗联合、医药保供、医保结算“三医联动”,对医疗健康服务进行了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或将成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主流创新型健康医疗服务主体。而在“人人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目标下,首推并持续建设运营数字医院的微医等平台,其价值已经不再限于行业范畴,必将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